2022年11月23日晚20點,華東師范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蒯曙光教授作為腦客中國科研第80位講者為大家?guī)碇黝}為《人類社會空間的計算模型和應用》的報告。
1求學經(jīng)歷以及科研背景
剛才主持人已經(jīng)簡單介紹了我,我想在這邊跟大家再詳細說明一下我的科研背景, 它和我現(xiàn)在為什么去做這樣的科學研究有非常緊密的關系。
我是在2000年開始在華東師范大學的心理學系讀本科,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我作為一個年輕的剛畢業(yè)的高中生,對心理學的了解是非常的貧乏與不足的。 在本科階段才實際上系統(tǒng)了解到這個學科研究的方方面面,包括社會、人格方面的研究。
在04年本科畢業(yè)時,我選擇去讀研究生,研究生選擇的方向是和當時的腦科學發(fā)展有非常緊密關系的, 主要的方向是在偏神經(jīng)科學,研究也更多的是利用視覺感知的一些范式去研究人類最基礎的視覺皮層這樣的一些大腦的反應計算模型等工作。
5年之后,我繼續(xù)去到美國的伯明翰大學心理學院來進行博士后的研究。研究的方向和之前是同樣的,在做這么多相關研究的過程中,我實際上對心理學,尤其是腦科學的理解有了很多的變化。 同時也特別想知道,這些研究怎么真正地改變工業(yè)生產(chǎn)、生活以及怎么在實際去使用。
所以在2012年的時候呢,我做了一個非常大的職業(yè)生涯的轉換。這個轉換就是從學術界轉移到了工業(yè)界,在工業(yè)界里面去從事虛擬現(xiàn)實技術的開發(fā)。
2012年,虛擬現(xiàn)實技術得到了很多工業(yè)界公司的關注。 我們當時也是非常關注虛擬現(xiàn)實的渲染引擎算法對人類感知的影響,就是如何去做渲染能讓人們對虛擬的空間感知和他們真實的空間越相近。這既是一個工程的問題,也是一個心理學的問題。
在這樣3年的研究過程中,我突然意識到虛擬現(xiàn)實技術很可能會對心理學的研究產(chǎn)生一個非常大的影響,這個影響實際上超出我之前博士和博士后的研究方向,也就是人類的感知是知覺的感知,這樣的影響更多的可能是在人類社會行為乃至復雜的人類交互領域。
所以在2015年的時候,我又做了一個很大的職業(yè)轉變。重新從工業(yè)界的研究回到了大學從事基礎研究。這次轉化也徹底的改變了我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領域。在2012年之前,我的研究主要是在視覺的感知以及計算模型;但在2015年之后,我做的研究就轉換到一個全新的主題。 這個主題就是人類的社會交互。
2社會性是人類生存的基礎
為什么這個主題非常的重要呢?
因為社會性是人類生存的一個重要的這個基礎!
我們之所以成為人,之所以能夠從生物系統(tǒng)的競爭中成為萬物之靈長,并且成為地球最主要的掌控者,原因并不在于我們有非常強迫的體魄, 也不在于我們有非常凌厲的爪牙。
人在大多數(shù)面對自然界的競爭中,比如說你面對一個猛獸老虎,你大概率是很難戰(zhàn)勝它。那么人怎么才能跟自然界的這些洪水猛獸進行競爭乃至生存下來,人們主要靠自己的群體心理。 在自然界中,人和其他動物相比非常大的一個特點就是人們可以通過群體的組織形成一個非常有利的組織群體。
這樣的一個群體,在面對猛獸的過程中,人就有了更強的生存能力。我們通過協(xié)作就可以把這些猛獸打敗,通過協(xié)作就能創(chuàng)立復雜的文明。 因此從自然競爭來看,如果一個人面對一個猛獸,他在大概的情況下是很難獲勝的。 但如果十個人面對十個猛獸,甚至一萬個人面對一萬個猛獸,結果就不好說了。典型的結果可能就如動物園。
這就意味著,人類的社會性是一個人類賴以生存的特性,也是人與其他物種。動物產(chǎn)生差異的特性。
這樣的特性實際上也體現(xiàn)在我們的大腦中。 如果你去觀察從低級的生物到高級哺乳動物,動物的大腦一直在不斷的增大。即使對比人類和大猩猩,你也可以發(fā)現(xiàn)人腦是大猩猩的好幾倍。 增大的部分中有一個非常大比例的部分是社會性, 因此去理解人類的社會行為,理解人類對社會的交互,對理解人的本身,從基礎研究的角度來說就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但是研究社會性 是一個非常困難的問題,為什么呢?我們從事技術研究的都知道,如果要去研究一個問題,研究變量, 我們就要設置一個環(huán)境去操縱控制一些參數(shù)。 如同我們在實驗室的環(huán)境中去研究人類的視覺聽覺一樣,我們需要去控制屏幕的亮度,控制顏色,控制聲音的頻率以及控制聲音的響度。 只有能夠有效的控制這些刺激的變量,才有可能獲得在不同刺激變量的情況下人類的表現(xiàn),從而才能建立起一個客觀的科學規(guī)律。
相對于感知學的研究,關于人類社會行為的研究就變得非常具有挑戰(zhàn)。 一個最大的挑戰(zhàn)就在于怎么去控制這些社會場景。 從一個最基本的方法論的角度來說,需要去構建一個刺激環(huán)境, 再把這個刺激環(huán)境輸入人,最后記錄人們的各種反應。通過字句反應之間的關系,去尋找他們可能存在的科學規(guī)律。
我們希望通過數(shù)學的方式,把這個科學的規(guī)律表達出來。 從理論上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大腦處理信息的基本原則。 從應用上。 他可能能夠激發(fā)我們?nèi)ラ_發(fā)很多人工智能的算法。 在這樣的一個實用化的方法論中。 首要前提就是要能夠創(chuàng)建起一個可以操縱社會性場景的刺激。 而實現(xiàn)這一方法的關鍵技術,就在于虛擬現(xiàn)實的技術。
觀看本期及往期精彩視頻內(nèi)容及請掃描下方二維碼觀看。
掃描二維碼
觀看完整視頻
END